邢良坤制作的180件带有奥运会、残奥会体育图标的陶艺作品,由大连市政府捐赠给北京奥组委。记者在邢良坤陶艺研究所的创作室看到一个已制好的奥运标志陶艺作品——“聚宝盆”,它的中间是奥运标志,盆外沿有8个奥运标志;“奥运宝鼎”造型别致,古香古色;“奥运雕球”球中有球,造型惟妙惟肖。自己费心血创作的陶艺作品获北京奥组委肯定,邢良坤很激动。“我这么多年来的心血,终于没有白费!‘CHINA’既是‘陶’的意思,又是‘中国’的意思,我希望在即将举行的北京奥运会上,充分展现‘CHINA’风采!”
奥运梦想
邢良坤生于1955年,父母是山东文登普通农民。1959年,他随家迁居大连。50多年风风雨雨,邢良坤饱尝人世间苦辣辛酸。“我只上过5年学,下过乡,种过地,养过鱼,赶过大车,后来进入工厂,车、钳、铆、电、焊等都干过……”他说。24岁那年,有次闲逛,邢良坤在一堆“破烂”中发现了一只陶碗,他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只“破”碗。从此,他迷上了陶瓷,一玩就是10年。最终,他将上千件收藏品捐献给了国家。1989年,邢良坤开始研究陶艺,同时自己动手烧制陶艺作品。至今,他已取得20多项个人专利技术,且独创了火焰定位、悬空陶塑、无接面陶塑、泥条多层连接、多层转心瓶等颇具难度的现代制陶技艺。他的作品分别被北京故宫博物院、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日本中津万象园丸龟美术馆等博物馆收藏。1994年10月,邢良坤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个人陶艺展,引来各界关注。陶艺界权威人士、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李砚祖博士观后写了《当惊世界殊》的评论文章。“前所未有的作品,展示着前所未有的创造。无疑,中国因为邢良坤的出现,重新站在了世界陶艺大国的位置。”李砚祖在评论文章中写道。
邢良坤坦言:“如果没有国家的改革开放,就不会有我的今天!正因为此,我对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有颇为深刻的感受。”
邢良坤告诉记者,2001年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他心潮澎湃……
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要为北京奥运会做些事情。
为伊消得人憔悴
2007年5月,邢良坤的梦想画卷被北京奥组委、中国残联和大连市政府展开了一角……接下来,映入邢良坤眼帘的是这样一段文字:为继续加大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宣传工作,利用奥运会、残奥会的体育图标普及推广奥运会、残奥会知识,分享和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经与中国残联多次协商,北京奥组委、中国残联拟与大连市政府联合举办“感动生命——奥运会、残奥会体育图标陶艺展”。
此次陶艺展的内容包括:体育图标造型的陶艺作品创作,以及在北京及其相关奥运场所进行的作品展出,这一项目已纳入北京奥组委2007年度宣传文化工作计划。中国残联明确表示:给予全力支持,拟由大连知名陶艺家邢良坤进行陶艺作品创作。于是,邢良坤满怀对北京奥运会的企盼之情,开始了创作。他起五更睡半夜,苦钻研、出灵感,捏陶坯、烘水分,挂陶釉、进窑炉……直至开窑,费尽了心血。 邢良坤一丝不苟推出了一批令人耳目一新的陶艺作品:宝鼎、香炉、笔筒、球体、茶道碗、各种挂件……这些作品看似简单,其实复杂,为了完成“既要体现奥运主题,又要显示陶艺水平”的心愿,他特意将奥运会的35个图标、残运会的20个图标,恰到好处地融汇其中,达到“秀外慧中、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邢良坤说:“北京奥组委派人先后来了8次,双方反复沟通,设计方案总共修改了10多次,制作了1800多件陶艺作品,其中1000多件被废掉。”邢良坤告诉记者,不到两年时间,窑炉被烧塌了3次。陶艺作品创作得到了北京奥组委、中国残联、大连市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帮助。
“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
邢良坤说:“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他手指一件陶艺作品告诉记者:“这些红色的圆环表示的是团结……不仅如此,标识图案是严格依照法定图案的尺寸,按照比例放大或者缩小制作而成的。创作中还吸收了一些西方审美元素。”据记者了解,邢良坤计划制作400件陶艺作品,包括55类奥运项目标识图案,还有其他类型的陶艺作品。作品规格大小不一,小的20厘米高,大的有1米多高;作品器形有香炉、鼎、碗、球体雕塑等。邢良坤希望借助宝鼎、香炉、笔筒、球体、茶道碗、各种挂件……与55个体育图标的有机融合,充分展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由于邢良坤设计制作的奥运体育陶艺图标在文化创意、艺术工艺、造型设计等方面有突破,因此获得国际奥委会和北京奥组委的赞赏。大连市市长夏德仁表示,邢良坤设计制作的奥运体育陶艺图标受到国际奥委会、北京奥组委的充分肯定,并被采用,这不仅是邢良坤个人的荣誉,也是大连市人民的骄傲!
“我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邢良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