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邢良坤
A 陶 的 起 源
我国文化史记载,170万年前云南元谋人开始懂得使用火,使用石器,之后经过漫长的岁月到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社会时才在考古中发现初具规模的陶器。可见,陶的产生和发展是在这一万几千年的历史当中。
一、 在陶的起源中,火是一个重要的契机
住在山洞中的原始人把火采集到山洞中,可是洞中的火很难燃旺,并且非常容易熄灭,但当把火拿到洞外,火的燃烧就更旺了。(原始人当然不知道这是洞内缺氧的原因)。
人们长年在洞外架火烧烤食物的同时也把火堆下的土烧热了,达到一定温度,随即可能发生了一场暴雨或洪水。当雨过天晴,洪水过后,原始人从洞中出来,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遍地泥泞中,只有烧过食物的那块土地却异常的坚硬。当时的原始人生活中有三件非常重要的东西:食物、火以及用石头制成的工具和容器。而石制器皿制作的难度是非常大的,故这一偶然的发现使人们异常惊喜。于是,他们尝试着用土和水做成盆状、碟状的器皿,并用火烧--陶最初的雏形产生了。
他们开始模仿烧烤食物的方式,把做成的陶胚架在火上烧,而这种烧制方式十有八九以失败告终,湿的胚直接放在火上一烧即炸,偶然有不炸的是极个别的例外!
二、“火下陶”的诞生
沮丧的原始人并不气馁,他们尝试着把火在陶胚之上点燃(这种模仿天然的思维正是原始人的思维特点)。但这种纯粹仿天然的方式有一种特殊的好处:即“火下陶”是逐渐升温的,是烘烤式的,故不易烧炸。现代制陶工艺理论认为:陶胚在高温烧制之前必需排除胚内的自然水(低温下)和机械水(中温下),这种过程必须慢慢升温,方不能导致炸裂,而急剧升温容易使胚体内的水分突然膨胀产生爆炸。“火下陶”产生是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使人们不必象以前那样费事地用石头凿容器,用这种陶盛食物来得更方便!但这种低温“火下陶”还不够坚硬,属于“软陶”,它不能用来盛水。
人们常常把猎物放在这种“软陶”器皿中架在为上烧制食物,这时往往出现一些意外:如火势熊熊把木架烧焦了,食物和陶皿一起掉到火中。可当火熄灭后,原始人又偶然地发现灰烬中的陶皿没有损坏,相反变得更加坚硬!又经过多次的尝试,他们猜测:陶胚在火下慢慢烘烤之后再放到火上烧,可以获得一种较为坚固,的器皿----初级“火上陶”。这种初级火上陶是二次回烧产生的,(用现代陶瓷工艺来解释这种“二次回烧”的科学原理是:陶胚低温度烘烤后,陶胚内水份排出,胚体内通气孔扩大,加速胚体排气能力,因此在高温下也不会炸裂。)同时,原始人也发现了另一个制陶工艺的重要原理:陶器的坚硬度与火的温度有直接关系。而这两个制陶工艺原理的发现,已距陶的产生过去了几千年甚至上万年。我们可以把这一时期称为“软陶时期”,在火上烧制的为“高温软陶”在火下烧制的为“低温软陶”但它们的烧制温度都在五、六百度以下。这也是我们目前不能发现软陶时期陶片的原因,真正达到坚硬程度可以长期保存的陶器必须在窑炉中烧制,而露天造烧永远达不到窑炉内所能产生的温度。
原始人继续在火与土中探索,积累着经验最终导致了原始“窑炉”的产生,因为窑炉的产生才使陶发生了从“低温陶”到“中温陶”的飞跃!
三、“烟囱”的产生及窑炉最终的形成
而窑炉的产生其过程同样是异常曲折和艰难的,我们不妨推测如下:
在露天中生火烧陶产生了一个问题:火的燃烧受天气尤其是风向、风势的影响较大,人们于是想到在山旮旯避风处生火,由于这种状况下容易产生“烧偏”的问题,再进一步,人们在山坡或山根挖洞,类似现在的“猫耳洞”,形成一个多面封闭的燃烧空间,但这样的空间产生浓烈的烟尘扑面而来,令人无法忍受。人们便又想到在地上挖出半圆形的洞,开口垂直向上,功能类似于今天窑炉的烟囱,这种形式的燃烧空间热量迅速上升,燃烧更旺更充分,人们凭直觉意识到“烟囱”起了作用(按现代燃烧原理解释,这是因为气流的循环导致氧气充分的原因)。于是他们将它继续拔高,以使室内的温度可以达到上千度。
“猫耳洞”窑的前部封口因为当时没有砖,人们随地捡拾一些石头来封砌,在其下部留出一个孔洞,用来向窑内添加木柴,后来随着窑炉及烟囱的不断改进和升高,炉内温度逐渐提高,而使靠近炉口燃点最高部分的石头在高温下有的烧炸,有的烧化,还有的形成一种坚硬结晶固体。现代人明白,那些会有金属成分的石头已经在高温下变成了金属,这些金属属于现在的“低温有色金属”,据此推测,当时最先出现的金属应该是金、铜、铅之类。当时的人们逐渐摸索出规律:不同颜色的石头可以烧制出不同性能的坚硬物体,也即金属。原始的冶炼技术由此诞生,只是当时人们选矿石不是象我们今天的做法,而只是凭经验根据石头的颜色来选择。慢慢地,人们开始寻找符合要求的泥土来烧制砖,于是耐火砖产生了。我的结论是:由于陶的诞生,诞生了窑炉,之后产生了冶炼金属的高温窑炉,这其中每个环节都是在极其复杂的探索过程中解决的。比如上面提到的烟囱,可以说这个环节对窑炉的产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烟囱的产生是陶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原始人类文明演进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的产生导致人类发现矿石,初步掌握金属冶炼工艺,而这一点至今在科技史,文明史上尚是一个空白,我认为只能从陶文化的进程中去寻找答案。
四、明燃窑、隔燃及倒燃窑的产生
回过头来再说陶窑。当时的窑我们称之为“明燃窑”,即直接在陶器之下点火烧造。但那种状态的窑升温快,容易使陶器爆炸,需要一个慢慢升温的过程。人们继续探索,可能有两种改进方式:一是在旁边再开一个小洞生火,通过高温的烘烤使陶胚室中的陶胚慢慢干糙,之后再在陶皿下生火烧制。一是采用“双燃室”即两个燃烧室,一个负责烘干,一个负责烧制,在两个燃烧室中间是陶胚室。这时的窑由“明燃窑”演变到了“隔燃窑”,这两种窑炉,烟囱都是开在窑炉的顶部。当时烧陶,是一个窑中垛成几层陶器,而往往是底部的陶器已烧成,而顶部的陶皿还处在“生”的状态。人们尝试用“闷窑”,即烧到一定程度把烟囱封死,利用木炭的温度促使陶胚向陶转化。但这种方式效果并不理想,经过对于烟囱的功能的总结,人们逐渐掌握了初步的燃烧学原理,改进成“倒燃窑”即窑内的烟囱的走向不再是垂直向上,而是在窑内形成弯曲回旋的路线,经过窑的底部再伸向上方,穿出窑炉。这样使高温在窑内运行更为均匀,时间更长。使陶胚的受温程度也更均匀,达到一窑陶胚基本同时烧成的目的。从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领会到陶的诞生是何等的艰难,它的意义也决不仅在于陶,连带诞生了现代金属冶炼技术的雏形,即便我们今天的窑炉也没有超出“明燃窑”、“隔燃窑”、“倒燃窑”的三种形式,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窑炉也不外是这三种形式的结合。
B 文 字 的 起 源
同陶的产生一样,文字起源的重要因素也是因为“生存”。
让我们想像一下原始人的生存状况:显然“食物”和“工具”这两样东西是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
在原始社会,部落里的人们结伙出去捕杀猎物,猎物的数量、种类的统计和分类又成了一大难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采用画杠、点点等简单的方式来记数。比如可能“一”代表“1”,“ ”代表“4”。这是最早的“数字”了,它解决了原始人初步碰见的生存问题。
显然那时的人不可能掌握我们现代人今天日常生活中交流时用的“语言”。他们靠打手势,辅之以“啊”、“哈”等短促的音节来表示一些意思。部落内部和不同的部落之间的人们相互间交流、接触的机会增多,内容也日趋复杂。在这种实用性背景下,原先记数的符号扩展为记事,记人。更为高级的符号出现了。比如食物分配,器具交换等等,进入人们的交流系统。人们把口语内容用石块等刻划在石板、树皮等上,符号文字产生了。
之后由于不同的部落有着自己的符号语言系统,妨碍了与其它部落的交流,以及随着部落的统一,部落首领的出现,符号语言开始趋于统一,符号文字也开始向模仿自然事物的象形文字发展,当时这种象形文字主要做为首领发号施令之用。在此后漫长的时间里,象形文字在使用中越来越抽象,――导致甲骨文字的正式产生!
C “恐 龙 灭 亡”之 谜 新 说
在地球的生命进化史上,“恐龙灭绝”之谜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提出多种假设和推断,然而,至今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但归纳起来,这些假想一个共同点是:恐龙的灭绝,是地球上一场罕见的偶然性自然灾难在短时间里使恐龙完全绝迹。
我认为,这些假想很难成立,其一,从现在挖掘出的恐龙遗骸中,还没有发现数量极大、比较集中的恐龙骨骼化石群,也没有发现小恐龙的化石。一场偶然性的自然界的灾难同时引起大批恐龙死亡的这种假设还没有从考古发掘中得到实证上的支持。
其二,地球上目前生存的一些动物,生物经科学考证,它们产生的年代正是恐龙活跃时期。而它们能逃脱一场令恐龙全部灭亡的偶然性大灾难并幸存到至今这是无法想象的。
从最近电视上出现的恐龙蛋化石群来看,我个人认为:恐龙的灭绝完全是一种自然界生态平衡破坏导致的,而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正是恐龙自身。
从恐龙蛋化石群来看,恐龙是卵生的,且其繁殖能力之大是惊人的,可以想象一只恐龙一年的繁殖量是几十只几百只,我们做这样一种假设:假如一只恐龙的食物量一年是一吨,那么一年之后,就将有许多新生的恐龙与它争抢食物,而这种情形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可怕的景象就出现了:地球上可供恐龙生存的食物越来越少,而恐龙的数量正以几何基数无限增长。
另一个问题是:当时的地球上,恐龙主宰了自然界,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都是恐龙家族的成员,这就不能形成一种正常的“食物链”。恐龙们在没有任何外来危险的地球家园里,自由地诞生,无忧无虑地生长,这对于恐龙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不幸。这时,自然法则的铁律开始发挥作用!
按以上两种可能继续推测,最终的情形必然是:大量的恐龙在地球上茫然不知所措,没有一种生长速度和数量可以与恐龙的繁殖能力成比例的食物来维系这一庞大家族的生存。在这种自杀性的状态中,恐龙很快完全失踪了。
由此,我们可以多自然界演化到今天的状况来看,胎生的动物,如人、虎、豹等其繁殖是极低的,且它们的幼崽可以通过哺乳来生长,而卵生的动物繁殖量极大,如鸡、鸟等,它们的幼雏到自然界中直接觅取食物,但卵生动物在食物链中是靠后的环节,它们更多地成为一些胎生动物们的食物,受着“食物链”的制约。而当初的恐龙威猛无比,且又是卵生的,这两大特点注定它们必然成为大自然的淘汰对象。
由此我们想到,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自然法规是任何生物不可抗拒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恐龙灭绝”对今天的人类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
作 者:邢良坤
整理者:张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