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邢良坤 整理:王玉
兵马俑属于秦始皇陵的陪葬品,位于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的兵马俑坑内,于1974年被发现并挖掘,198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关于烧制兵马俑的窑址究竟在哪里,一直是研究人员难以突破的课题。
根据现在研究人员已经考证出的结果,一、制作兵马俑的陶土是当地所产。二、制作兵马俑的工匠是由宫廷、官府与民间相结合。三、俑的体积基本与真人、真马一致且数量庞大。四、修建陵墓所使用的青砖数量庞大。结合以上,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一、 窑炉的建造时间和位置分布。
就目前我们所挖掘的四个俑坑的情况表明,兵马俑坑由多个俑坑组成,它们分布在秦始皇陵周围。皇陵内与坑内的青砖和兵马俑数量庞大,做工造型精美。由于修建皇陵工程浩大,动用人员数量庞大,所以采用建陵队伍分批次进驻工地的方法缓解人员密集的情况。在窑炉修建完成的初期,只有建陵的先头部队进驻,因烧窑工匠对窑炉和陶土的熟悉度不够,要进行大量试验烧制,为了避免浪费,烧制出的实验品应用于建陵队伍所需的基本生活设施,如房舍、食堂、工作间等等。基本生活设施初步完成后,修陵人员大批进入工地,此时砖体的试验已经完成,开始进入俑的设计与试验阶段,俑的制作工艺与烧制过程步骤繁杂,需花费较长时间才可完成,为了节省时间,俑的试验烧制与砖体烧制同时进行,由于砖体烧制技术已经成熟,出窑的砖体可以随时使用,所以不会耽误坑道的建设。当开挖坑道工作完成1/3左右时,俑的试验完成,制作完成的俑由人力搬抬摆放至俑坑内部,以上情况均可表明窑炉的建造时间与修建陵园开工时间是一致的。
因为当时的运输能力低下,兵马俑属易碎品会加大运输难度,加之骊山附近有大量的烧窑燃料,所以窑址的选择不会距离俑坑太远,推断其位置应该是有序的分布在兵马俑坑的坑道与坑道之间最外侧,在此处建窑可以缩短排土的时间,劳工们挖坑所排出的土,稍作处理后就是制作青砖与兵马俑所用的材料,烧出的青砖与兵马俑不需要长距离大批量的集中运输,可以即烧即用,有效减轻运输负担并减少俑的破损率,提高工作效率。
古代窑炉的制作材料是土坯,窑体由土坯一层一层垒成,秦陵砖与俑所使用的窑炉也是如此,是由土坯层层砌垒成拱形顶部的大型馒头状开焰圆窑和菠萝形窑。窑炉使用初期,土坯会随着烧窑的次数与高温慢慢变硬,但是,过长时间的反复烧制,变硬土坯会越来越疏松,长达39年的皇陵建设,整个窑体早已变得疏松不堪,陵园建设的收尾阶段只要将窑炉推到,坯体摔落后会瓦解、粉碎,再由人力来回拍打成为土质形态,最后作为回填材料填埋到陵堆与坑道中,便再无踪迹可循,这就是为什么至今没有发现窑址原因。
二、窑炉的窑门、地面、以及体积和数量。
目前从陶俑身上所发现的陶工数量有80人,这个数字仅是根据目前所挖掘出陶俑所计算的,还有许多陶俑没有被挖掘,所以这个数字是不准确的。如果将陶工与陶工的配套助手计算在其中人数应该能达到千余人,这个数字并不包含制作青砖的人数和窑工人数,如果三者相加,人数恐怕要超过万人。秦朝科学技术并不发达,先进的高产量的转盘形窑和隧道窑还没有诞生,所使用的只有产量偏低的拱形顶部的大型馒头状开焰圆窑和菠萝形窑炉,工匠们将这两种窑炉合理改造成具有四面窑门的新型窑炉,因为青砖和俑的体积偏大,为了能合理的摆放砖与俑,使用的是四面垒砌型窑门,在装完窑后使用土坯垒砌封闭窑门,出窑时再由人力拔拆窑门,使用这种窑门在装窑时可以四面进人,达到合理摆放砖与俑,砖与俑有效平均的占用窑内空间,避开燃烧口,方便出进窑并使烧制的成功率提高。
烧制砖与俑的窑炉,窑内地面与窑外地面是平行的,窑内地面绝不会低于或高于窑外地面。古代人认为将窑炉内部地面抬高或降低会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如此可以节省燃料,其实,只要将窑体外部的墙体使用土坯加厚,就可以有效的起到保温作用。由于砖与俑的体积偏大,运输时可能会使用简易小型的单轮或双轮运输车,以便减少由人力般抬所造成的砖与俑的破损,在修建窑炉时将窑内地面与窑外地面平行就可以使运输车辆出进自由,减轻人力,提高工作效率。假如没有运输车辆的存在,平行的地面也会有效的减轻人力般抬的负担,减少砖与俑的破损率。将窑内地面抬高或降低会造成搬抬摆放不便,可能会变相的增加砖与俑的破损率,拖慢工作效率。所以烧制秦陵所使用的砖与俑的窑炉其内部地面是与外部平行的,绝不存在窑内外地面不平行的情况。在秦陵附近所发现的窑址,不是烧制秦陵用砖或兵马俑的窑炉,那些窑炉中的一部分有可能是烧制秦陵修筑人员的基本生活设施所使用。
由于俑和青砖的数量庞大,所以大、中窑炉的数量应该在10台左右,这10台窑炉可以轮流维修,满足连续生产的要求,这些大、中型窑炉有序的分布在坑道与坑道之间的最外部,由于砖的体积偏大,俑的体积与实际相符甚至更高大,并且有各种形态,所以对比当时的其它窑炉,秦陵所使用的窑炉体积较大。如此才可以完成皇陵所需的砖量与俑量,这其中也包含陵园周边环境所需的材料量。
三、窑炉用途。
根据研究表明,兵马俑不是整体烧制,而是由主体、躯干、头部、手部拼接组合完成,这种制作方法对烧制时窑炉内部的摆放格局造成难题,由于当时社会没有供作品在窑内摆放的棚板或碳棒等物品,导致兵马俑部件无法单独在窑内摆放,因为解决不了摆放的问题,所以窑内单独烧制兵马俑是不可能。如果在烧制青砖时将兵马俑的部件放入窑内,青砖作为兵马俑部件摆放的支点或架子一同进行烧制,就可以解决难题。
借鉴窑内合理摆放的作品越多,窑内气体越均匀,作品的成功率就越高的烧窑理论,将兵马俑和青砖混烧,可以有效合理的占用窑内空间,提高烧制兵马俑的成功率。以上充分说明,窑的用途是烧制兵马俑与青砖,二者绝不是单独用窑,兵马俑与皇陵、俑坑内所使用的青砖,必须一起烧制不可分离。
四、青砖的体积及烧制时间
因为是为修建皇陵所用,所以青砖的体积要大于其它砖体,它的长度约在50~60公分左右,这样才能满足修陵所用,由于青砖的体积较大,在制作完成后只晾干这一项工作,大约需要1个月左右的时间,在完成晾干后青砖需要进窑烧制,使用四面进人的方式摆放青砖与俑,在摆放砖与俑时,必须做到合理科学的避开燃烧口,平均有效的占用窑内空间,砖的摆放要稳定合理,俑要借助砖摆放的位置合理安置,烧制时窑炉的温度要缓慢上升,从低温、恒温到中温、恒温最后到高温、恒温,砖与俑在窑内烧制所需的时间大约在8~10天左右,其中烧制最后的高温恒温要保持3~5个小时,这样才能保证窑内的高温气体均匀,砖与俑在窑内受温平均不偏。如此出窑后砖与俑的成品率才能得到保证,砖与俑的成品率除了升温速度稳定外,要合理科学的摆放砖与俑,做到有效平均的占用窑内空间,以上二项结合才能达到效果。从砖与俑进窑摆放,到最后的降温出窑所需的时间大约在20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