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顶部
产品分类
  • 1
  • 4
  • 3
  • 2

浅论珠串的收藏

 

口述:邢良坤 整理:王玉

 

最近我发现收藏市场上各种珠串开始风靡起来,从十几岁的孩子到几十岁老人无论什么材质几乎是人手一串。

珠子顾名思义就是只要能打上孔穿成串的统称为珠子,珠子的材质种类繁多有:木材、橄榄核、核桃、菩提子、琉璃、陶瓷、有机类宝石、玛瑙、水晶、玉、翡翠等,这种珠串的文化从古至今一直延续,不仅是中国,在中东的伊朗、伊拉克、埃及,南亚的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甚至位处欧洲的德国以及东南亚、非洲等国家都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就珠子的分布图来看,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人民均是十分喜爱的,它的普及性应该远高于其它种类的佩饰艺术。

其实除了南亚的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外,位于亚、欧、非三大洲之间的地中海,几乎包含了所有我们目前所知远古时期文明,其中有:早期的美索不达亚文明、埃及文明、巨石文明、腓尼基人,以及纵横西亚的波斯人、赫梯人,还有开创了地中海时代的希腊人等等,地中海文明几乎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同时它也是国外珠串文化的起源地之一。

西亚珠以及贸易琉璃珠是现在收藏市场中比较热门的外国珠子,它们的产地是位于地中海文明的埃及、波斯、古罗马以及部分非洲国家。下面我们就来谈一下西亚珠以及贸易琉璃珠。

埃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世界上最早的王国,公元前3100年成为统一的奴隶制国家,从古至今埃及人对首饰均十分喜爱及热衷的,首饰是象征埃及文明进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代表着身份、文明、艺术,不受制于社会等级阶层的划分,首饰在埃及被广泛使用佩戴,上至法老,下至平民,无论生死,甚至是被视为神明化身的动物皆有佩戴。从出土物中我们可以看出,埃及的首饰色彩艳丽,做工精美,所使用的材料也相当之广泛,除了当地盛产的黄金以外,还会使用各种天然宝石和人造材料如:绿松石、青金石、玛瑙、玉髓、石榴石、陶瓷等等,在当时埃及的生产力水平相交于中国提前许多,金属铸造技术出现在公元前1553年左右。学会如何控制火就能熟练的制作陶瓷等制品,埃及有一种独特的制作珠子的技法——将滑石或石英石的表面覆盖玻璃釉烧制,显现的效果与绿松石非常相似。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技法也得到了提高,使用石英粉或沙子为基础材料加入一定比例的石灰和其他碱混合物烧制融合,所显现的颜色也多有不同,再根据需求制作出各种规格、形状的珠子。埃及人称这种珠子为费昂斯,迄今为止我们发现最古老的费昂斯是在距今超过6000年的埃及拜达里新石器时期,这也是人类最早的人工合成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埃及的首饰有很多是使用各种形状、颜色、规格的费昂斯拼接串连而成,甚至还使用费昂斯制作服装及挂毯一类的物品。可惜的是由于其他国家琉璃工艺传入埃及,导致费昂斯的制作工艺失传,目前收藏市场中各种珠子鱼目混杂,真正的费昂斯是十分罕见的。

    波斯简单的来说就是现在位于西亚的伊朗,伊朗人对首饰的热衷程度与埃及人一样,使用的材料除了费昂斯以外其它均是大同小异,多使用玛瑙、水晶、黄金等,人们根据制作器物的图案及形状所需,将这些材料切割研磨抛光,然后逐一拼接串连成各种首饰,或者是制作成壁画、挂毯等等。观察同时期的波斯印章,它的材质多数是玛瑙——这种硬度较高的天然宝石,所雕刻出的图案也是清晰细腻,可见当时波斯人的雕刻工具是比较发达的。

相较于埃及与波斯,古罗马的历史文明处于当时的鼎盛时期,它的农业、建筑业、加工业均是比较发达。在制作首饰的技术上也是比较成熟的,特别是制作琉璃的技艺尤为突出,所发现的出土物中,有大量的金银宝石以及各种制作精美的首饰、器皿,其中的琉璃做工细腻、颜色鲜亮、形状各异,可见当时的琉璃是古罗马人普遍使用的一种人造宝石。古罗马与埃及、波斯一样基本没有在珠体表面进行雕刻,而是将原材料切割研磨成需要的形状,然后按照材料的颜色纹路进行拼接串连。包括产自非洲的各种琉璃贸易珠,现在人们称其为雪佛兰琉璃珠,它也是没有雕刻工艺,珠体由多种色彩或混合或排列有序的制作而成。有相对发达的雕刻工具但却没有对珠子进行雕刻,可能与这些地区的民族信仰与艺术文明相关,当时的人们信仰神明,相信神造就了万物,使人们生活富足安康,几乎每个人都是虔诚的教徒,这种现象和当时神政一体的帝王统治社会有很大关系,帝王利用各种神明传说来统治人心,将神的位置无限放大化,有许多关于神明的传说流传至今。在当时的社会中所有美好的器物甚至是人均属于神明,每位神明都有相对应的颜色作为代表,每种形状所象征的意义不同,人们将这些颜色与形状不同的珠子串联起来,就等同于将各种神明所代表的美好寓意戴在身上,他们认为这种首饰不仅可以美化装饰,并且具有一定的神的力量蕴含在其中。

西亚珠子的材质为玛瑙、水晶、琉璃等,天然的材料多数没经过人工优化,保留了其原有的分子结构、色泽及坚硬度,形状多为长管型带多棱如四棱、六棱、八棱,打孔技术与中国基本相同,使用的是将解玉砂与金属工具结合的磨头双面打孔,所制作成型的珠子颜色鲜艳、纹路清晰。我认为这种传统形状的西亚珠子,从古至今一直有人在制作,或许因为近代中东地区战火连绵,人民生活得不到保障,文化艺术没有好的传承及保护,使大批西亚珠子流入中国市场,目前中国的西亚珠子年份略有不同,除了少部分的珠子年代达到千年以上外,大多数的年份约在100—500年左右,这种西亚珠子无论年限长短,只根据材料和制作工艺就有高的收藏及研究价值。

说完国外的珠子咱们再来说中国的珠子,中国珠子的材质非常多,除了翡翠、玉石、玛瑙、水晶外,不仅有机类宝石如:琥珀、蜜蜡、珍珠、骨头等,还有木头、核桃、橄榄核、菩提子等等。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首饰类也是比较看重的,但是由于玉石的产量低,开采及雕刻技艺落后,在高古玉时期玉石被皇室权贵所垄断独占,虽然同时期还发现过期它材质的珠子,但是在选材及雕工方面是不可与玉珠相比拟的。玉文化是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之一。在古代也有其他国家有玉的器物、玩件出土,但是这种文化没有被传承下来,这和玉的产地有很大关系,世界上仅有的几个产玉地,数中国的玉矿产量大、质量优,在地理条件及人文艺术相结合的情况下,使中国的玉文化一直延续下来。

相较于外国珠子中国的珠子更侧重于雕工,目前我们所发现的高古玉时期的珠子基本均带有雕工,雕刻的图案不同象征的寓意也就不同,这与国外使用颜色及形状来象征各种寓意的行径,从出发点来看是相同的,皆是要使珠子具有神圣、美好、深远的内涵在其中。中国在雕刻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坚持雕刻呢?这或许与所使用的材料有关,中国在高古玉时期所使用的材料主要以玉为主,玛瑙、松石类材料占极少数,并且颜色也比较单一,基本看不到纹路,这些材质的珠子作用也只是被当做组佩的链接来使用。主要材料玉石,由于含矿物比较单一,没有像玛瑙一样天然的多色及纹路,使用没有雕刻的玉珠表达不出各种美好的寓意,所以雕刻工匠们设计出各种图形及纹路来代表不同的寓意,这种珠子的制作方法被后人认可并流传了下来。

到了宋代,玉被皇室所垄断的时期结束。玉走进民间与百姓生活结合,珠子的材质、形状、图案的多样性得到了发展。时至中国清朝,珠子基本已经发展至极致,清朝的皇室贵族无论男女都要佩戴朝珠,这个时期的珠串材质也更加多元化,除了翡翠、珍珠、玛瑙、玉之外,还开始大量使用象牙、珊瑚、鹤顶红、琥珀、蜜蜡、骨头、核雕等材质,珠子的数量与种类也会根据佩戴者的性别、身份以及出席的不同场合来分门别类,除了传统的108粒珠子外,还有在手中盘玩的54粒、18粒,以及佩戴在手腕上的13粒、8粒等等。市场需求量增大是清代珠子得到发展的原因之一,最主要是因为这个时期国力鼎盛,各国先进的技术及材料进入国内,中国招揽各国人才吸收其他国家的文明与艺术,使中国在文化艺术方面更加进步。

总的来说,中国高古玉及古玉时期的珠子,虽然材质稍稍差强人意,但是它有非常宽阔的历史研究空间及艺术欣赏价值,当现代的人们佩戴把玩时,会不由自主的被它本身所蕴含的艺术及文化底蕴所吸引;会意识到它在高古玉时期尊贵的社会地位,这种影响不仅会无形中提升收藏者的自身修养与生活品味,更加能满足佩戴者的心理及精神需求,这个时期的珠子,具有很高的收藏及研究价值。因为收藏高古玉及古玉时期的珠子,我们主要看中的是它们的艺术欣赏性及历史价值,材质的等级可以稍差,所以在购买时一定要谨慎,从材质、纹路、图案、包浆、土沁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力保能正确分辨珠子的新老,防止购买到以新仿老的伪品。

时至今日,中国人对珠子的热衷程度仍不减当年,但是由于收藏市场的混乱状态,导致人们盲目跟风收藏,许多没有艺术欣赏力和收藏价值底下的珠子被人为炒作,价格飙升,比如说前几年风靡一时的黄龙玉、金镶玉、蜜蜡、琥珀等等,这些材料本身是具有一定收藏价值的,但是由于人为的恶意市场炒作,导致市场价格远高于其本身的价值,火爆过后就会大幅度降价,蒙骗坑害了不少藏友。这几年南红玛瑙、战国红玛瑙、绿松石也走上了这条炒作的道路,一颗品相好的南红玛瑙要按照克数进行买卖,最高的要卖到几百元每克,这是不符合常规的,我们一定要吸取早年“君子兰”热潮、京巴犬热潮所带来的教训,正确理性的对待任何所谓流行及火爆的事物。

这里要说一下现在比较流行的菩提子、核桃、木材等可再生的材料。核桃作为文玩界的老前辈,从古至今一直有人把玩,把玩核桃可以按摩手部经络及肌肉,有一定强身健体的辅助功效,并且核桃的把玩是在手心中进行,手心不存在汗毛孔,核桃上滋生的细菌不会被皮肤吸收,只要把玩过后将手洗干净,就不用担心细菌由毛孔侵入身体,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但是其他种类的木质材料就要注意了,现在人们喜欢将木头、菩提子、橄榄核手工打造出包浆后,佩戴在手腕或脖子上,所谓的人工包浆其实就是手渍、灰尘、空气层层沉淀,再配合人工刷磨出的轻微痕迹所出现的柔和亮光。无论多么珍贵的木材,它的本质总归是木头,木质材料有比较大的空隙很容易滋生积攒细菌,这种材料不能进行水洗否则容易开裂或变形,水洗也会使檀香、沉香等木材失去原有香气及药用价值,并且包浆油亮的珠子才算得上优品,所以藏友们舍不得清洗木质珠子,那么结果就可想而知,盘结在珠体上的细菌越来越多,人的命脉所在地长期在这种环境下被多种细菌侵蚀,对人体健康一定没有任何好处,甚至会引发一些疾病。

菩提子从古至今都是佛家用物,是僧人、教友们在打坐念经时计数使用。单看菩提子的材质其实就是各类种子,是可以再生的物质,数量很庞大,没有什么稀缺性可谈,从欣赏性的角度出发,它的外观只是种子的模样,会有什么艺术欣赏性?

橄榄核因为可以在其表面进行雕刻,所以雕工精美的橄榄核具有一定的把玩价值,购买时要仔细区分人工和机器雕刻的手法,因为两种雕刻方法的不同价格也有所区别,不要盲目的追崇所谓大师雕工,只要注重雕工本身是否精美,材料上是否有大的缺陷就可以了。

从出土和传世的器物中我们也很难见到木质材料的身影,第一,因为木质材料本身的分子结构禁不起长时间的土蚀水沁,在土中时间过长会自行分解腐烂。传世的器物虽然没有土蚀水沁的干扰,但是长时间的自然风化会使木质碳化、枯朽。第二,一般古代所佩戴把玩的木质珠子都是经过雕刻的,核雕工艺始于明兴于清,从发展历史上来分析,所存留下来的木质珠子年代不会太久,年份在清朝左右的比较多。所以目前市场上所出现的号称辽金时期、高古时期的价格极高的木质材料珠子,基本都人工伪造的。

我认为菩提子、橄榄核等木质材料,在没有雕工的情况下,本身不具有收藏价值。有雕工的木质材料珠子是可以作为玩物把玩的,但是木质材料的珠子不具有收藏价值。

现在有许多所谓的社会名流争相收藏天珠,认为在僧人身上佩戴过的天珠具有灵性,购买这种天珠可以使佩戴者诸事顺利、替其挡灾辟邪,天珠的价格根据佩戴僧人的身份等级和年限长短,从几万高至几千万不等,部分有心人故意将天珠神化、妖魔化,利用人们崇敬神明的心理恶意混乱市场,这是一种畸形现象。天珠的制作工艺是在天然的材料上人工烧制出代表各种意义的纹路,这种珠子是信奉佛教的人们带着崇敬慈悲的胸怀来佩戴供养的,具有一定的传播佛教文化意义和艺术欣赏价值,绝没有什么神奇的功效。天珠本身的价值也要大大低于现在市场的价格,我认为天珠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对佛教文化感兴趣的朋友们在进行购买时,要正确认识天珠本身的价值,分析价格的高低,自主研究收藏,理性对待。

佛教文化流传千百年,在中国有深远的历史价值,古代时中国对佛教十分信仰,所制作的珠串有很浓的佛教寓意在其中,随着社会进步,科学发展,人们应该正确理性的认识学习研究这种文化,不要将它神化或妖魔化,真正的佛教文化值得我们所有人去研究学习,它并不是迷信思想,目前中国也有专门的佛学院,大家不能盲目的跟随僧人,更不要产生僧人就能代表佛的思想。在收藏时不要将佛教思想混淆在其中,这样既得不到收藏的意义与价值,也感受不到佛教文化的深远内涵。将教义与收藏混为一谈是没有任何意义,极不可取的行为。

目前的值得收藏的珠子,除了真正高古的珠子外,翡翠、玉、玛瑙和有机类宝石也是可以收藏的,购买时要仔细的分辨这些宝石的质地是否优良、雕工是否精美,切割是否整齐、价格是否合理。

每购买一件器物都要考虑它真正的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实用价值,以及是否有传代的价值。各种材质皆有高低等级之分,就我们常见的翡翠、玉、玛瑙这三种材质来说,等级优良与低下的,在质地、色泽、硬度、密度上无论是使用仪器分析,或肉眼观察均有很大差别,这种差别直接影响了它的收藏价值,质地优良的材质经得起雕刻、切割、把玩、风化,有一定的稀缺性和升值空间,这种级别的材质制作出的珠子或器物玩件,不单可以自己把玩还具有传代的价值。质地差的虽然价格低廉但是不具有升值及传代的空间,所以是没有任何收藏价值的。

在收藏时既不要一意孤行也不能盲目跟风,要从各方面吸收知识,开阔眼界。比如说目前市场上很流行的南红玛瑙和绿松石。南红玛瑙以锦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柿子红为上品,质地要有胶感、糯细十足才可称为优良。绿松石是呈纯正蓝色,质感像瓷的为上品。这两种材质各方面都很优良,矿产量较少,有稀缺性,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但是它们真正的价值要低于现在市场上出售的价格,所以要谨慎购买。

其实从古至今,就不缺少玛瑙材质的珠子出现,比如优质的五彩缠丝玛瑙、天然无优化的绿玛瑙、黄玛瑙均十分罕见,矿产量极低,这几种玛瑙的收藏价值远高于南红玛瑙,在市场上出售的数量很少,价格也比较合理,从升值空间和传代价值来看都是十分值得收藏的。

另外,现在被全世界明令禁止销售买卖的,象牙、犀角、珊瑚等有机类宝石,依然有人冒着风险私下交易,这是不可取的。为什么藏友们会如此喜爱这些材料呢?其一,大概是因为这些材料在中国古代被广泛收藏,藏友们认为古人收藏的都是好东西,所以现在争相收藏。其实随着社会的发展有许多古人从没见过的材料问世,无论从质地、颜色、艺术欣赏力方面均要高于象牙等材质,不必要总以古人所收藏的物品为标准。其二,因为象牙等材料的稀缺性,助长了人们收藏的欲望。其实这种思想是错误的,象牙等材质属于有机类宝石,有天然的空隙,经不起风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生变色褪光等现象,现在留下的老物件也都以明清时期为主,除了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后难以捕捞外,这些材质本身也留存不了太长的时间,所以收藏价值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高,现在我们应该多学习交流,与世界接轨收藏更有升值空间的其它物件。

总之,我认为收藏一定要以人为本,用自己的见解与其他书本网络等外来知识相结合,认真学习研究分辩藏品的质地、雕工、年代,自主分析市场行情走向,不盲目、不跟风,理性的对待收藏市场才是正道。

最后再简单说一下珠子的搭配问题。与藏友们分享下我个人多年来的珠串搭配经验。

在购买到珠子后要进行合理的串连搭配,最好是根据材质、颜色等进行自主串连。不仅可以统一按照珠子的年份串连,也可以新老搭配,还可以按照颜色材质穿成多宝串,有条件的藏友们也可以中西结合,使用西亚的长管多棱珠子搭配现代或高古的中国珠子,串连后的作品别具一格。在制作项链时要注意材质的选择,尽量多的使用可以水洗的材质,不要将木质材料贴合皮肤,这样可以免于细菌的困扰。也要注意比例与比重的搭配,越向胸前方向使用的珠子比重越大,这样可以使整条链子的中心比较稳定的垂坠于胸前,脖子部分尽量不要制作的太细,这样不仅可以相对的分散受力点,减轻局部带来的压力,还可以免于勒痕,所制作出的项链长短结合,比重清晰,具有很好的观赏性及很高的收藏价值。

佩戴时要按照常规,如果珠体本身很有收藏价值,但是体积过大或过重,那么这种珠子就不适合佩戴了,可以在手中盘玩或作为家庭装饰使用,比如高古或古玉时期的老珠子在形状及体积上有局限性,不能进行佩戴,我们就可以把它作为器物来摆放,而不是不伦不类的佩戴在身上,如果没有章法的胡乱佩戴不仅不能提高佩戴者的身份,还有可能把珠子的价值降低,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也要按照季节气候,出席场合以及佩戴者本身的身材比例、样貌气质和穿搭风格来佩戴不同的项链及手钏,比如在北方的冬季气候寒冷,穿着比较厚重,手钏就尽量不要佩戴太宽大的款式,这样可以减少手钏在脱衣服时滑落的可能性,把损失降到最低。寒冷地区的女士们冬季所佩戴的毛衣链,可以使用木质材料来制作,其一,因为由于冬季穿着大多比较厚重,所佩戴的饰品也要比夏季粗大一些,木质材料的比重较轻,相较于其它树脂和有机玻璃等材料有一定的艺术欣赏性和把玩价值。其二,木质材料的色泽古朴,搭配出来的饰品简单大气、端庄又不失典雅,可以为寒冷的冬季添加一抹暖意。其三,毛衣链是佩戴在毛衣外层,木质材料不会接触到皮肤,这样也避免了细菌侵蚀的困扰。南方的梅雨季节,气候潮湿,相对的少佩戴木质和有机类宝石的珠串,可以佩戴玉、玛瑙、翡翠等材质,这样也可以对此类材料的首饰起到一定养护作用。出席场合要按照情况决定佩戴什么样的首饰,例如:比较正规的酒会就要佩戴既庄重又不失华丽的类型,婚宴就要佩戴比较喜气的,有美好祝愿的类型等等,这样不仅可以突出首饰本身的质感,也可以提升佩戴者本身的涵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