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邢良坤 整理:王玉 校稿:王红旗
近日,为了研究中国目前最新发现、最有价值的玉---析(si)木玉,我专程到它的产地:辽宁海城析木镇进行实地考察。虽然多年来因为赏玉、交流、加工玉材等,多次往返岫岩、海城的产玉地上百次,但是考察玉矿这还是头一遭。这次动身前去主要有两个课题:一是为了勘察析木玉的产地源头位置;二是为了研究析木玉的形成过程,虽然季节不合时宜,但是收获的成果却是巨大的。
因为玉是在析木镇的河流中被发现的,所以当地人就索性命名为析木玉。要说析木玉,首先不得不说的是发现它的这条河流,这条绵延千百年的河流,一直涓涓不息、从未干涸冻结。它的源头在海城瓦子沟村,这村子里有座小山,山上有一条玉矿带,靠近玉矿带的山脚下就是这条河的源头,尽头应该是流经海城市内归入大海。从河的源头到尽头大约有100多公里,在这100多公里的河道、河床中都发现过河磨玉,靠近源头的玉块头很大,曾经有过几十吨的玉被发现,到了尽头玉块就很小了,大约只有掌心大小。
析木玉就是出产在这条河流的中游地段,它与上游及下游出产的玉,单从外形上看就截然不同,瓦子沟村出产的河磨玉,靠近源头的个头大,依靠水流的冲刷,外形也是比较圆滑。越往下游,玉的个头越小,外形就更加圆滑,这些河磨玉的外形皆宛若鹅卵石一般圆润光滑,而出产在中游地段的析木玉,外形有的通透嶙峋,有的像岩层的剖面一样层层叠叠。
为什么上游和下游的玉都有被河水冲刷变形的痕迹,偏偏中游的玉没有呢?我大胆的推测析木玉不是瓦子沟村这条玉矿脉所出。
因为山上有玉矿带,河中有玉,所以当地人理所当然的认为析木玉就是从瓦子沟村的山上滑落经河水冲至析木的,我却认为析木玉的产地不是在瓦子沟村的山上,更不是从这条河的源头被水冲刷至此。它的出产地,确切位置是小孤山仙人洞至析木镇的河流中。为了打破当地人的说法,也为了印证我的想法,我召集了几名当地村民一起沿途考察,听他们给我讲述当地的历史:海城位于地壳活动频繁的地震带,当地盛产镁、铁、金等矿产,不同的矿物在火山喷发时,会形成不同的新的矿种,这也就印证了岫玉的多样性和多色性。瓦子沟村的山上曾经就喷发过火山,火山喷发后形成了玉矿,由于越坚硬的矿物体积越小,一些散碎的玉石在山体剧烈的活动下滑落至河流中,又随着河流流向下游。
析木玉的形成时间要比瓦子沟村的河磨玉形成时间短,其一,从析木玉的出产地源头到尽头有十几公里,在这段河床、河道中,偶尔会有二细玉被发现,离开析木玉出产的十几公里河床,依旧会发现二细玉,但是析木玉再没有被发现了。其二、析木玉深埋河床内与河底泥沙紧密贴合在一起,流速缓慢的河水冲推不到。其三,它的外形有像珊瑚一样锋利的石棱,这些特点使析木玉具备强大的抓地力,一般河水冲推不动。其四,析木玉硬度高、比重大,需要湍急的河水才能推冲移动。
从地势地貌及玉的质地、硬度等多方面分析,基本可以确定析木玉不是产自海城瓦子沟村,它的真正产地是在海城小孤山仙人洞至析木镇的河流中,析木玉与瓦子沟村所出产的二细玉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玉种。
既然析木玉产地特殊,那么它本身又具有哪些优点和收藏价值呢?
一、玉质温润、纯净,密度高、硬度大,堪比玉中之王。
目前中国的玉石,我认为真正称得上好玉的有三大矿脉:一是位于新疆和田的和田玉矿,二是位于岫岩偏岭子及海城孤山的黄白老玉矿,三是位于海城小孤山仙人洞的析(si)木玉矿。
这三种玉几乎占据了所有玉的优点,不论从质地、成色各方面都是优中之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析木玉,析木玉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玉矿当中最晚且最具有特色的一种。
玉的色泽温润,净度很高,这和它独特的形成过程关系很大,析木玉是河水中的火山口喷发后形成的,河内的火山口不大,岩浆量也不多,由于火山喷发时地壳变动大,喷发后岩浆在河水中与其他矿物迅速融合形成新的矿物(析木玉),河水一边冷却,其他泥沙矿石一边覆盖,导致新形成的矿物被层层覆盖在河床深处,就地而成,形状嶙峋,在上亿年不见阳光、空气,河水冲刷不到的稳定环境下,矿物的杂质被洗涤干净,玉质温和似水、皮料自然褪掉。
再看和田白玉,目前人们将它定位在玉的收藏首位,越是呈白色的、硬度较高的越是受人们喜爱,但我却要把析木玉置于玉的首位,这是为什么呢?恰恰也是因为析木玉的成色、硬度、密度以及油脂度。使用仪器分析析木玉,得出的这些数值要比和田玉更高、更优良,它成色也是润泽的黄绿色、浅绿色,比和田玉单一的白色更具欣赏力。使用显微镜观察和田白玉的结构,就会发现它是由多棉点组成,所谓密度大的,是棉点密度要集中些,而密度小的,棉点密度就要松散些。研究玉的朋友们都知道白玉的硬度、密度远不如和田青白玉和青玉,可以举例说明下,有的玉块上同时有青白玉和白玉的存在,使用仪器检测数值就会发现青白玉这边的硬度、密度要大于白玉那边,如果白玉的密度和硬度达到和青玉、青白玉一样,那么它的成色也就是青玉和青白玉了。
在历史上和田玉一直被推崇在最高的位置上,我认为这和玉矿的发现和开采时间有很大关系,一直有和田玉在殷商之时就进入中国的说法。暂且不论和田玉的历史进程,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和田玉在历史上被皇室权贵广泛使用,而黄白老玉和析木玉都是近代被发现开采的,尤其是析木玉从发现到开采,直至被开采一空,也不过只有十几年的时间。做一个大胆的猜测,如果析木玉矿、黄白老玉矿与和田玉矿同时被发现开采,那么能被皇室权贵视为珍宝并独占的或许就不是和田玉了。
二、析木玉造型奇特,产量低,资源枯竭。
析木玉几乎没有皮料,在上亿年河水浸泡养护下玉质纯净细腻,颜色多为黄绿、浅绿、绿、墨绿几种,是唯一一种可以和翡翠媲美的玉,它的总产量约有几百吨,但是真正达到顶级的析木玉,产量非常少,总和不会超过10吨。析木玉的自然天成之美是任何玉都不可比拟的,它形似缩小版的灵璧石,不用人工二次雕琢,就是天然的风景奇石,小块的可以任人在手中把玩,大块的可以摆放欣赏。
析木玉在河床深处掩埋几亿年,被开采后只有表皮有极微薄的土蚀土沁现象,没有水线土层的渗透,甚至有的析木玉被挖出来时连皮料都没有,它的皮料与杂质在河水常年浸泡冲刷的环境下早已褪的一干二净,这些特性证明析木玉的硬度、密度、油脂度远比其他玉要高,这和析木玉的形成条件有至关重要的关系。
如果单从艺术欣赏方面解析析木玉,那么其他玉石或奇石就更没有可比性了,析木玉本身就集自然天成的奇石外形与质地优良的美玉于一体,它的外形漏、透、皱,嶙峋、自然天成,相比目前所发现的其他河磨玉,它更具有欣赏价值。它的质地与成色是清丽温润、细腻油滑,硬度、密度油脂性俱佳的美玉,与其他形状独特的奇石有根本上的不同,所以说从目前来看析木玉绝对是人类独一无二的珍宝。
现在其他矿脉偶尔会出现特殊的玉,但只是从某个方面来说,还远达不到收藏级别,尤其有的玉颜色特殊、鲜艳漂亮,但是硬度和密度达不到,几年后就会风化褪色褪光,失去原有价值。继和田玉后,贝加尔湖地区也出产了俄罗斯玉矿,俄罗斯玉质地干涩,硬度较差,虽然不及和田玉,但是从质地与成色上来看也是非常不错的,颜色大多以白、黄、深绿三色为主,优良的俄罗斯玉接近和田玉。
在玉矿发现、开采、保护的过程中人们还缺乏经验。中国自70年代发现玉矿开始,对其的重视程度就不高,当时由于工具落后、开采能力不够、保护不到位,以致国家收藏的玉器基本没有。随着80年代的改革开放,大量开采技术及工具引入中国,此时的人们也渐渐发现了玉的收藏及市场价值,所以逐步对其开始开采,进入90年代随着人们对玉的认知度越来越高、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玉矿开始大量被开采,这种疯狂采挖一直持续至今天,由于保护玉矿力度不够,方法不正确,导致国家级博物馆所收藏质地优良的近代玉器几乎为零。从目前来看,上好的几大矿脉资源已被掠夺的几近枯竭,现在收藏者只能是相互之间交流探讨,很少有新的原料出现,如果地球上再没有出现新的矿脉,那么好玉就要消失,传承至今的玉文化得不到进步和发展,很难有新的突破,将逐渐成为传说。
正是由于析木玉的特性和储量,它势必会成为收藏者趋之若鹜的藏品之一。